说说电影《第二十条》
2024-02-22 阅读数:13576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

国内首部以“正当防卫”为题材的影片《第二十条》正在热映中,作为检察干警,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让人民群众真正相信法律、相信法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苍梧县检察院干警的的观影感想吧

检察干警观影体会

第一检察部干警:电影《第二十条》由发生在检察官韩明身上的故事串联而成,从他的办案经历和儿子因为制止霸凌打伤教导主任儿子而被要求道歉、同事吕玲玲承办的案件存在争议而指定其作为主办检察官……一连串的故事展现了韩明的内心成长,从坚持法律的“冰冷的逻辑”遵循以往的办案惯例到发出“法律是让坏人的犯罪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的呐喊。全片以一种喜剧的形式展现社会现象以及人物内心的纠结与转变,艺术性地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司法理念。片尾的听证会检察官韩明顶着巨大压力,激活沉睡的《第二十条》,以巨大的勇气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打破以往的办案逻辑和惯性思维,以法律的智慧回应人民对公平正义最朴素的期待,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在重大案件中适用正当防卫条文打破争议。“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句句振聋发聩,句句是检察人的追求和自我反思。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担起司法为民职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每一位检察人铭刻在心的执着和坚守。

第二检察部干警:看完电影《第二十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这也是每一名检察干警的心声,既做犯罪的追诉者,又做无辜的保护者。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在努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的同时,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办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做法治进步的引领者和司法温度的传递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最后,我将会以电影中韩明检察官和吕玲玲检察官一样,取一抹蓝色,成我身上的战衣,拥一片红色,抒我心中热爱!

第三检察部干警:影片《第二十条》,把正当防卫条款放在聚光灯下进一步“唤醒”。与盗窃案件、电信诈骗案件数等相比,正当防卫直接关联的案件数显然不如之巨大,尽管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却很少被应用。“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第二十条》提醒我们,作为代表国家进行公诉的检察官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正确适用法律的司法实践,回应和实现绝大多数公民的正义感、安全感,让司法判例与公民内心铭刻的法律同频共振,从而引导推动社会的价值取向,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准确的处理。

政治部干警:电影《第二十条》不仅是一部法律题材的电影,更是对人性、正义和责任的探讨。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法律与人生的紧密联系,每一件案件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人的命运和未来。今后,我将时刻牢记初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为司法公正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办公室干警:《第二十条》以深刻的主题以及真实的社会写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正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和背景,正如罗翔老师评论道:法律绝对不能采取高高在上的理性人视角,要身临其境代入防卫人的立场,不要对防卫人过于苛刻。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第二十条》背后是法律,是公平正义,是无数检察官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每一小步都是进步,每一小步都是正义,每一小步都是普罗大众的人生,这,是我们的信仰和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