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张牌”
织密“青葵向阳”未成年人保护网
——苍梧县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纪实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九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苍梧县人民检察院创新举措,打造 “青葵向阳”法治品牌,通过打好“四张牌”,促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好办案“质量牌”,强化团队核心力量
在2022年2月,苍梧县检察院重新调整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同年4月12日,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未成年人案件实现了专人专办。
“涉未成年人案件具有敏感性和特殊性,我们更加需要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未检铁军,办好每一件涉未成年人案件。”罗华庆检察长强调。
苍梧县检察院推行检察官教学制度,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解读、证据审查、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案件实务操作等开展定向进阶培训,坚持把“传、教、帮、带”和“练、学、赛、用”结合起来,近年来共开展专项培训15次,检察官上课10余次,对骨干进行培训80余人次,全面提升未检干警的综合能力。
打好制度“建设牌”,强化落实保障
“强制报告制度关键在于落实、执行!”王锦梅副检察长指出了当前落实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的痛点和难点。为保障强制报告制度贯彻落实,苍梧县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建立苍梧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方案》等方案机制。
自《意见》实施至今,苍梧县检察院通过强制报告制度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8件8人。同时对2020年以来办理的29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开展履行强制报告制度倒查机制,并针对2020年以来办理的性侵案件进行分析调研,形成分析报告15篇,情况反映11期,专题调研汇报3篇,并向县教育局制发了《关于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预防未成年人被性侵害》的检察建议1份。
打好法治优势牌,强化宣传矩阵
“检察官,如果我发现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部门,这种做法对不对?”在一次强制报告培训会上,一名与会人员向“青葵向阳”未检团队叶长清检察官提出了疑问。
“大家在工作当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正确做法是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同时按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检察官叶长清回答。
为发挥法治品牌优势,强化宣传矩阵,2022年2月,苍梧县检察院“青葵向阳”未检品牌正式上线,在线上通过制作了《警惕放学路上的“大灰狼”》《未成年“网红”女主播的沦陷之路》等法治宣传短片以及相关法治宣传课件等,向老师、家长和学生进行播放和宣讲,将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与日常教育相融合。
在线下创新宣传方式,以点带面,为400余名教职工、50名乡村儿童主任开展强制报告制度学习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进一步激活基层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神经末梢。同时先后组织检察干警前往80余所中小学、9个乡镇开展强制报告制度法治教育讲座,张贴海报3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册,受益人数达65000余人。
打好联动“组合牌”,构建5+1>6保护合力
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如何发动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发力成为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最重要的一环。
为打通强制报告制度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自《意见》实施以来,苍梧县检察院向人大、县委报告12次,共联合法院、公安、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21次,通报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进行通报5次,提出意见和建议17条,进一步促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生根,推动完善“六大保护”体系建设。
目前,苍梧县检察院已经构建形成以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为核心,品牌建设为先锋,机制建设为保障,各部门联合发力的“青葵向阳”未成年人保护网格化格局。下一步,苍梧县检察院将继续强化工作创新,能动履职,深化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